本報訊(記者裴雨虹)歷史建筑的保護、恢復、利用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近日,長春市兩處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程穩步推進,一處是已經進入全面施工階段的豐樂劇場舊址,一處是新近拆除圍擋、露出真容的東本愿寺舊址。兩處工程的實施也吸引了廣大市民的目光,“每次路過附近,都會忍不住好好看上一眼,我們對這兩座老建筑將來的樣子充滿期待。”長春市民霍志國說。
走進豐樂劇場舊址,記者看到,目前,舊址內鋼平臺等附著物的拆除清理工作已經完成了90%,上海市建筑裝飾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李揚表示,由于該項目屬于歷史建筑保護工程,所以現場摸排工作十分重要,“我們的技術團隊正在努力收集整個結構的準確數據,以便后續配合設計方更好地實現項目落地。”
作為該項目的設計總負責人,華建集團華東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中心歷史建筑保護設計院副總建筑師鄭寧認為,這一項目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及意義,因此,在項目開始前,她和團隊查閱了各個時期豐樂劇場舊址的歷史資料,以支撐建筑外貌和內部裝飾的恢復。“我們會盡量重現這座建筑當年的樣子,比如外立面會使用姜黃色或暖褐色為主的劃痕面磚,而在內部裝飾上,除了還原歷史樣貌,還會采用適合當下品質需求的材料。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出一座既能夠讓觀眾和游客得到舒適觀演體驗,也能夠讓藝術家們具有良好演出體驗的文化藝術殿堂。”鄭寧說。
在東本愿寺舊址,綠頂白墻的特殊建筑物吸引了行人的駐足拍照,建筑物前新栽種的8棵沙冷杉,最大一棵高達21米,其余高度為10米至12米左右。錯落有致的深綠色杉樹也提前“劇透”了這座舊址未來的利用形式——“杉·美術館”。長春市綠化管理中心綠化工程一隊副隊長劉碩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周邊居民日常的交通便利,8棵沙冷杉的種植均在夜間完成,“之后我們還會繼續進行周邊綠化工作,希望能為廣大市民營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據長春市朝陽區住建局副局長張彤介紹,經過日均180人次、十余天的施工后,東本愿寺舊址周邊的前期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未來,這里將會有口袋公園、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我們會加速完成各項工作,盡快向公眾開放,讓居民和游客在感受長春文化氛圍之余,也能把這里當作放松休閑的好去處。”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