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緊緊圍繞“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力聚焦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創新發展和核心競爭力提升等重點工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022年,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來說是豐收的一年,該所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科研合同額和到款額更是創下歷史新高。光機所黨委書記、副所長金宏說,近幾年,長春光機所獲得省里1.25億元科研經費支持,有效促進了基礎科研成果轉化,提高了成果轉化效率。獲得省及地方7.25億元支持,助力長春光機所申請半導體激光器工程創新技術中心。“去年所里招聘的101名新員工里,博士生占到72名,這在以前是沒有的,這得益于省里出臺的人才政策。近年來,我省在科技計劃、人才計劃包括人才政策方面,陸續出臺非常多的支持性政策,科研人員受到極大鼓舞。”
同長春光機所一樣,在我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助力下,許多企業不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近年來,我省在科研項目、科研獎勵等方面支持長光衛星公司項目數量達30余項,公司建成了國際上最大的亞米級光學遙感衛星星座。支持奧來德有限公司開展“新型OLED發光材料技術研發”“高性能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產業化”等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項目。2020年,奧來德成為我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支持的長光宇航“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的關鍵制備技術開發”等項目技術成果已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同時,我省加快實施一批光電信息產業項目,積極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級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支持,著力建設“長春光谷”,努力打造千億級光電信息產業集群,為加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撐。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創新載體建設水平,推進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科技創新主要指標穩步提升,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為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提供了強勁動力。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最大口徑達4米的碳化硅單體反射鏡等一大批新產品新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設立青年科技成長計劃項目、中青年創新創業卓越人才(團隊)等項目,人才體系不斷完善。出臺科技體制改革、區域創新發展等方面系列配套文件80余個,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今年,省科技廳將啟動實施科技創新‘十大躍升行動’,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創新載體建設水平,推進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為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貢獻科技力量。”省科技廳發展規劃處處長王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