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新質生產力”,并深刻闡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為我們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了科學指引。
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解決吉林全面振興面臨的重點問題,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高品質生活體系、高水平安全體系互為支撐、互為融合、互為依托的新布局,形成新質生產力是當務之急。不斷壯大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塑造新動能的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硬實力”,我們就一定能把全面振興的產業根基夯得更實、筑得更牢。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項目建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項目建設指明了路徑、注入更大發展動能。
這就要求我們在從項目謀劃開始,就要立足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領域、發展質量變革,進一步提高項目的針對性、可行性,嚴防重復、低效、無序項目建設,真正謀劃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示范效應好的優質項目,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項目建設,做實“四大集群”項目陣列,引導產業集聚、集成、集群,力爭在引領性、戰略性、支撐性龍頭項目謀劃上取得突破;做優“六新產業”發展生態,緊扣延鏈補鏈強鏈狠抓項目謀劃,鍛長板、補短板、育新板,促進新產業成長壯大;做強“四新設施”項目支撐,使之既有數量、更有質量。要著眼打造產業整體競爭優勢和科技創新優勢,緊盯顛覆性、前沿性技術,抓牢戰略性、先導性產業,以項目建設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要在優化產業環境、建強產業鏈條、培育產業生態上下功夫,促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為吉林全面振興率先突破打造更多增長極和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