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郭縣薩日朗街道阿拉坦社區,“有事就找小宮書記”,已經成為居民長期以來的習慣與共識。每每談起此事,社區黨支部書記宮金明的臉上總會揚起笑容:“能被群眾想起和需要,就是一種價值。”
阿拉坦社區是村轉社區,人員結構較為復雜。為了摸清社區居民的基本情況,2012年,宮金明一上任,就與社區的全體工作人員走村入戶,特別把目光傾注到殘疾人、孤寡老人、重患家庭中,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求,掌握第一手民情資料。
在一次走訪過程中,宮金明了解到王曉(化名)身患乳腺癌,高額的醫療費用讓原本生活還算安穩的一家人陷入困境。宮金明積極幫助申請享受低保政策,又通過多方溝通努力,為王曉的孩子在長春解決了工作問題。拿到低保證的王曉眼含熱淚,“謝謝宮書記,是您讓我有了活下去、繼續治療的信心。”宮金明還組織志愿者為王曉家庭捐贈生活必需品,減輕日常經濟支出壓力。
居民的大事小情,宮金明時刻牽掛在心。多年來,他先后幫助25名重患居民申請了低保,186名居民得到了臨時救助。連續8年陪伴殘疾人、孤寡老人過端午、中秋、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還和志愿者一起陪空巢老人過新年。為讓社區真正成為居民的暖心驛站、弱勢群體的溫暖之家,宮金明從自身做起,帶領社區工作人員轉變服務方式,由被動服務轉為主動服務,敞開社區大門聚人氣。
每當夜幕降臨,阿拉坦社區總會響起優美的音樂聲和大爺大媽們的歡笑聲,這是阿拉坦的社區藝術團正在排練。為了滿足居民的業余文化需求,宮金明籌劃組建了5個社區藝術團。藝術團創建初期,他多處挖掘和培訓文藝骨干,每天晚上都到社區帶領大家認真排練。如今,藝術團不斷壯大,先后創作的《壯美草原70年》《二十大精神照草原》等多個優秀節目不僅將黨的好聲音傳到群眾心坎上,更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向心力。
“黨支部活動載體多了,居民參與度就高了,社區人氣更旺了,這樣的黨支部才能更好地發揮服務居民的作用,當好黨和政府服務居民的橋梁和紐帶。”為了擴大服務范圍,延伸黨支部服務觸角,宮金明在查干湖小區、豪杰錦繡江南小區創建了兩個黨群服務站,不僅在各種節日組織多彩活動,還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各項服務,切實提升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細處著手,實處發力,做好社區工作。宮金明將“實”放在第一位,本著“社區以民為本,民以社區為家”的理念,不斷推進社區建設,為社區居民提供“摸得著”的服務。他打造的“五家”黨建品牌激活了潛在的社區服務資源,解決了保障性住房小區400余戶居民燃氣開通和城鄉接合部修建路燈問題,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宮金明先后獲評“吉林好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百佳書記”等稱號,并獲評2024年第二季度“吉林好人”標兵。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吳茗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