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動,萬象更新。省政府近日印發《招商引資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新招商”理念為引領,全面激活招商引資動能。省內各商協會聞令而動,立足橋梁紐帶定位,聚焦產業招商、要素保障、營商優化等關鍵環節,以務實舉措架起域外企業投資吉林的“連心橋”。記者深入采訪多家省級商協會負責人,探尋改革背景下以商引商的新路徑與新實踐。
產業招商精準發力
鏈式思維破題開局
“方案中‘構建產業鏈招商體系’的要求,讓我們找到了發力方向。”吉林省江蘇商會執行會長施梅文坦言,4月上旬,該商會聯合省商務廳赴長三角開展招商,挖掘潛在合作機遇。“在常州,我們與新能源企業探討東北布局可能;在上海,與兄弟商會達成戰略合作,借力長三角產業優勢補強吉林鏈條。”施梅文表示,商會正通過“以商引商”模式,推動蘇浙企業與吉林汽車、能源等產業深度對接,“長春作為東北亞幾何中心,有望成為長三角技術與東北資源的‘轉換器’。”
吉林省河南商會會長李萬升則以“產業鏈聯合招商”見長。今年3月,他帶隊赴湖北、湖南推介,促成多地企業與吉林省相關市(州)達成合作意向。“商會不僅傳遞政策,更需破解‘信息不對稱’。”李萬升介紹,河南商會建立“項目跟蹤臺賬”,對雙匯、思念等會員企業的投資需求,逐一匹配吉林資源,“下一步將聯合商務部門,為落地企業提供用工、物流等全周期服務。”
要素保障夯實根基
政會協同破除壁壘
“方案提出‘強化要素支撐’,但基層落實仍需啃硬骨頭。”吉林省陜西商會執行會長高躍峰自吉林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吉林工作,已經在這里生活了40多年。他認為,吉林營商環境改善顯著,可以安心在吉林發展事業。高躍峰透露,商會近期正梳理會員企業訴求,擬聯合政府部門召開“堵點疏通會”,推動土地、能耗等指標向重點項目傾斜。
“我們商會也積極對接各種資源,為從陜西來吉林創業的朋友們鋪路搭橋,搭建交流平臺,為兩省經濟發展作出商會的貢獻。”高躍峰說。
吉林省異地商會聯合會會長劉上源則看重“服務落地”的長效保障。他介紹,聯合會計劃與人社部門聯合舉辦專場招聘會,解決企業用工難題;推動金融機構與商會簽約,為中小投資者提供“白名單”融資支持。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口碑效應加速釋放
“現在的吉林,審批流程簡化、產業鏈配套完善,連中小微企業都能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暖。”李萬升感慨,近年來商會角色從“訴求傳達者”轉變為“政策宣傳員”,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商會了解吉林、投資吉林。他舉例,河南商會會員單位“慕園餐飲”正是看中吉林農業資源優勢,將中央廚房落戶長春,“商會的信用背書與政府的服務效率,讓企業吃下‘定心丸’。”
劉上源重視“口碑傳播”的力量。聯合會近期組織50余家省級商會代表參加培訓,通過解讀產業目錄、剖析典型案例,增強外界對吉林營商環境的信心。“商會要當好‘故事講述者’,用會員企業的成功案例打消投資者顧慮。”他說。
改革方案實施以來,商協會的“紐帶作用”被進一步激活。施梅文透露,江蘇省工商聯與吉林正謀劃共建“東北亞—長三角產業合作園區”,探索“飛地經濟”模式。高躍峰則計劃推動陜吉商會簽署戰略協議,在能源化工領域實現技術共享。“唯有打破區域壁壘、深化協同創新,才能實現‘1+1>2’的招商效果。”他說。
商協會的活力,折射著改革的溫度。吉林省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推進招商改革,更需商協會“接地氣”式的末梢深耕。李萬升認為,商協會應成為“改革合伙人”。“方案中的‘以商招商’不是口號,而是需要商會與政府共同設計激勵機制、共享信息資源。”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王秋月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