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干湖畔的松原市,一座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以其獨特的姿態詮釋著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在產業園“非遺”展覽中心的玻璃幕墻前,松原市鼎潤文化青年創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毳望著絡繹不絕的參觀者,眼中閃爍著對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我們要做的,是讓‘非遺’真正融入生活,成為可觸摸、可體驗、可消費的時代符號。”
公司最初只是一家專注于魚皮畫制作的小工坊,但徐毳和他的團隊敏銳捕捉到“非遺”的潛力,通過“‘非遺’+”模式,逐步構建起集傳承、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鏈條產業。如今,公司已開發出“郭爾羅斯”“冰湖騰魚”等15個品牌,涵蓋40項外觀專利、2項省名牌產品以及89項著作權保護,形成了超過3000種品類的文化旅游商品矩陣。
走進魚皮畫制作車間,匠人們正用剪刀和針線在魚皮上勾勒出靈動的圖騰?!皞鹘y魚皮畫需要經過選材、裁剪、縫制等多道工序,我們在保留工藝精髓的同時,引入現代設計理念。”徐毳隨手拿起一款魚皮掛件,其線條簡潔、配色明快,既保留了漁獵文化的粗獷質感,又貼合現代審美。
公司的創新不僅體現在產品設計上,更在于商業模式的突破。2023年,公司推出的“查小魚”吉祥物系列產品——從玩偶到解壓球,從鑰匙鏈到文創擺件,迅速成為松原新雪季的“網紅”。這一IP的誕生,源于團隊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深度洞察,“我們希望用更萌趣的形象拉近‘非遺’與年輕人的距離。”徐毳介紹,該系列產品上線僅3個月銷售額就突破百萬元,帶動周邊就業200余人。
在技術創新方面,公司與長春工程學院共建美育實踐基地,引入3D打印、虛擬現實等技術,開發出可穿戴魚皮服飾、智能文創擺件等新產品。2024年,作品《吉祥如意》魚皮版畫在“禮遇吉林·創享文旅”大賽中斬獲金獎,標志著“非遺”衍生品從傳統手工藝品向現代藝術品的跨越。
文旅部吉林培訓基地松原專家工作站落戶園區,更為企業提供了智力支持。園區目前已成為省教育廳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省文旅廳研學旅行基地,年均接待研學團隊逾萬人次。
展望未來,徐毳描繪著更宏大的藍圖:“我們計劃3年內打造‘非遺+文旅+研學+電商’的全產業鏈平臺,讓松原的魚皮畫、馬頭琴等‘非遺’產品走向全國?!蹦壳埃菊c國內知名設計機構合作,開發高端“非遺”文創產品線,并探索“‘非遺’+康養”“‘非遺’+夜經濟”等新業態。
從湖畔小工坊到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鼎潤文化的十年蝶變,正是中國民營企業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勇立潮頭的生動縮影。當“非遺”不再是博物館里的展品,而是成為生活中的時尚符號,這家年輕的企業也將以獨特的方式書寫傳統與現代共生共榮新篇章。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王欣欣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