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研究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日前在英國《生物材料科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牙科治療新材料,可抑制有害菌并模擬牙齒表面微觀形態結構進行修復,在口腔臨床治療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鏈球菌屬等細菌能在牙齒上形成牙菌斑并引發表面損傷,目前一般使用含氟防護涂層預防齲齒,但清潔口腔時容易被洗掉。為應對這一問題,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醫科大學和埃及愛資哈爾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聚二羥基喹啉和牙釉質的主要礦物成分納米晶體羥基磷灰石研制出一種新的牙科治療涂層材料。
試驗顯示,將含有上述兩種成分的涂層材料涂抹到受損牙齒表面并等待約30分鐘后,這種材料會凝固并形成分布均勻的薄層。在這一過程中,涂層材料中含有的納米晶體羥基磷灰石成分會聚集和定向排列,并能模仿天然牙釉質的力學性能,達到與牙釉質近似的顯微硬度值。
顯微硬度是一種壓入硬度,反映被測物體對抗另一硬物體壓入的能力。研究人員介紹說,經掃描電子顯微鏡檢驗,這種涂層能緊密附著在牙釉質上并模擬牙齒表面的自然紋理,其顯微硬度值僅比健康牙釉質低10%至20%。測試還顯示,這種涂層材料能破壞鏈球菌屬細菌的細胞,抑制其活性,阻礙牙菌斑形成。
研究論文主要作者帕維爾·謝列金說,這項研究開發的牙科生物仿生學技術同時展現出抗菌和固化作用,對于未來口腔臨床應用具有較大潛力。下一階段,研究團隊將在模擬臨床條件下研究新涂層的耐久性等。
來源:新華社
責編:劉晗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